做反思型教师,育高质量学生
发布时间:2024-07-09 14:26:16 点击浏览:次
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提高学校综合教育水平,不断引入前沿教育思想成果,2024年5月24日,洛阳华洋学校邀请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、院长陈锁明博士到校指导工作。

洛阳华洋学校校长祁宏伟、党支部书记谭正海陪同陈锁明院长参观华洋校园,深入了解校园文化,陈博士边参观边与书记、校长进行交流。时而询问,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的重点聚焦,望闻问切,寄语我校再创新优势,更上一层楼。



2024年5月24日下午,洛阳华洋学校报告厅座无虚席。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、洛阳市教育局原党组书记、局长、洛阳市委党校原党委书记侯超英、洛阳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刘桂宾与来自济源市、伊滨区、涧西区、洛龙区等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,以及洛阳华洋学校全体教师共同聆听了陈院长《做反思型教师,育高质量学生》的专题报告。




报告中,陈锁明院长从“反思我们的教育”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”“育高质量学生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。


陈锁明院长结合目前教育发展的形势,通过大量生动的视频、案例介绍了何为研究型教师:即善于研究与反思、实践相结合,研究孩子、读懂孩子,尊重个体差异,不做“共性教育”。
陈锁明院长启发诱导教师要抓住“一个信念、两敢精神、三大拥有、四项独立”,不断学习,不断反思,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。


陈锁明院长提出“要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性的教育”,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关注学生确定性素养,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力、思维力、沟通力、意志力和创新力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;
二、要培养学生反思、质疑、创新的精神和能力,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不是解题的能力;
三、教与学的方式要转变为启发式、互动式、探究式和研究型、项目化、合作式,注重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和情景教学;
四、基础教育价值的取向是育人和育才的统一、人文和技术的统一,教学工作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和核心;
五、从教育反思入手,指出教育要有人性关怀,要给学生希望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价值观。

现场答疑环节中,陈院长就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,老师们受益匪浅,感慨颇多。


本次专家到校指导活动,是洛阳华洋学校长期开展的“华洋教育专家智库”系列教育活动之一,学校始终致力于借鉴、吸收先进的前沿教育思想和经验,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,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,持续提升办学质量,擦亮华洋教育的新名片。


洛阳华洋学校校长祁宏伟、党支部书记谭正海陪同陈锁明院长参观华洋校园,深入了解校园文化,陈博士边参观边与书记、校长进行交流。时而询问,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的重点聚焦,望闻问切,寄语我校再创新优势,更上一层楼。



2024年5月24日下午,洛阳华洋学校报告厅座无虚席。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、洛阳市教育局原党组书记、局长、洛阳市委党校原党委书记侯超英、洛阳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刘桂宾与来自济源市、伊滨区、涧西区、洛龙区等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,以及洛阳华洋学校全体教师共同聆听了陈院长《做反思型教师,育高质量学生》的专题报告。




报告中,陈锁明院长从“反思我们的教育”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”“育高质量学生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。


陈锁明院长结合目前教育发展的形势,通过大量生动的视频、案例介绍了何为研究型教师:即善于研究与反思、实践相结合,研究孩子、读懂孩子,尊重个体差异,不做“共性教育”。
陈锁明院长启发诱导教师要抓住“一个信念、两敢精神、三大拥有、四项独立”,不断学习,不断反思,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。


陈锁明院长提出“要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性的教育”,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关注学生确定性素养,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力、思维力、沟通力、意志力和创新力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;
二、要培养学生反思、质疑、创新的精神和能力,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不是解题的能力;
三、教与学的方式要转变为启发式、互动式、探究式和研究型、项目化、合作式,注重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和情景教学;
四、基础教育价值的取向是育人和育才的统一、人文和技术的统一,教学工作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和核心;
五、从教育反思入手,指出教育要有人性关怀,要给学生希望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价值观。

现场答疑环节中,陈院长就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,老师们受益匪浅,感慨颇多。


本次专家到校指导活动,是洛阳华洋学校长期开展的“华洋教育专家智库”系列教育活动之一,学校始终致力于借鉴、吸收先进的前沿教育思想和经验,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,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,持续提升办学质量,擦亮华洋教育的新名片。
